您所在的位置: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实时资讯 » 行业资讯 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

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

  来源:中国汽车报网 有320人浏览 日期:2021-03-10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

           目前,我国国产车规级芯片存在整车应用规模小、认证周期长、技术附加价值低、上游产业依赖度高等问题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,上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陈虹向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表示:“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,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关键。”他认为,结合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和日韩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建设经验,未来通过产业扶持政策聚焦解决上述问题,是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,增强汽车产业链、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途径之一。

  “两步走”破解芯片难题

  “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,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,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‘愿意用、敢于用、主动用’。”陈虹结合实际提出,建议出台聚焦车规级芯片的扶持政策,包括各级研发和生产线投资补贴、首台套应用补贴等,降低企业投入和产品价格;并推动保险企业设计产品责任险,保障国产芯片在整车上的安全应用,降低整车、系统和芯片企业的应用风险。

  陈虹建议,制定车规级芯片“两步走”顶层设计路线,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:第一步,由整车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,扶持重点芯片企业,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,提升体系能力;第二步,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,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,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。

  针对高技术门槛汽车芯片,陈虹建议,一是推动设立整车、系统、芯片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,由政府、企业分摊研发资金,共享专利,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;二是成立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,集中力量支持技术路线明确但技术储备薄弱、应用前景广泛但前期投入巨大的项目,由政府或头部企业牵头需求端和供给端,分摊研发资金、共享专利,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。

  强化数据隐私保护

  2020年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2532万辆,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快速提升。据测算,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最高可达10TB,且在数据获取和使用过程中,存在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面责任和规范要求不明确、数据商业用途约束要求不清晰,对数据泄漏防范不足、对数据违法的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。

  “因此,应当立足产业实际,着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体系,推进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,加大保护力度。”陈虹认为,应建立准入制度,智能网联汽车数据(包括高精地图数据)的采集、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。只有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,才能进入汽车公告目录。

  在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配套,助力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陈虹建议,首先,从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中国氢能战略规划,制定发展路线图,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;其次,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,明确牵头主管部门,建立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机制,统筹氢能战略落地实施。

  完善新能源汽车“车电分离”商业模式政策体系,也一直是陈虹关注的问题。他提出建议,要同时鼓励非快换式和快换式“车电分离”模式的推广应用,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;国家相关部门协同研究,针对“车电分离”模式全面梳理和出台完善的管理政策。“对于车电分离”模式顺利实施涉及的产品公告、车辆登记注册、税务、保险等多个环节,建议国家相关部委针对不同“车电分离”模式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难点,完善相应政策与流程,加快推动“车电分离”应用落地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8194215 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
关注配件网购商城----专业的的配件网官方微信账号:“配件网购商城----专业的的配件网”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